Thursday, June 5, 2025

月子中心 · 七大条件

孩子是心头肉,选择月子中心除了要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妈妈也必须获得最好的休息,才可以有条件在出了月子后给孩子更好的照顾。

选择月子中心,我认为最重要的事项是:


1. 给婴儿的照顾

照顾婴儿的团队是否是专业,是首要条件。因为妈妈都宁愿自己少一点享受,也不愿意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如果月子中心是由专业的儿科医生加持,那就更好了。


2. 卫生

无论是妈妈或者初生婴儿,所需要的都是卫生的环境。这样可以确保初生婴儿不受细菌感染,减少生病的几率,也有利于妈妈的伤口恢复。


3. 环境

妈妈需要安静和尽量不被打扰的环境,因此,月子中心若备有单人房选项,和严格的访客条规,也可以有效控制中心内的人流,避免嘈杂的情况。备有冷气的月子中心也有助产妇保持好心情,因为月子餐里的食材会让产妇大量出汗。


4. 给予妈妈的照顾

无论是剖腹产或自然产,妈妈的伤口恢复期都需要频繁的擦拭和上药。如果月子中心能考虑到妈妈的伤口所需要的照顾,那就最好了。这些是传统陪月婆很难做到的。


5. 月子餐

月子餐可以保证妈妈在月子期间不会接触到不利于产后恢复的食材。当然,月子中心配套若可以包含生化汤、日常的姜水和黑枣龙眼茶水、汤水会有利于产妇的恢复。


6. 灌输正确月子观念

不可以在月子期间洗澡洗头、孩子必须剃眉头发眉毛、冲花水、撸鸡蛋这些传统和没有大都科学根据的观念不应该被鼓励,反而必须协助妈妈摒除,减少家人给予产妇制造不必要的压力。


7. 价格

价格方面真的要以个人能力为首。若月子中心照顾到以上的条件,其他额外的服务如新手爸妈训练班,课堂等等,个人认为自己上Youtube也可以学到很多,如果要verify就自己问医生就好。至于传统按摩,可以视自己所需要的次数和能力进行调整。




为了能减少家人的压力,也让自己能获得更好的休息,我在生第一胎之前就下定决心,产后入住月子中心。果不其然,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之一。家里人多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入住月子中心是较好的选择。


Monday, June 2, 2025

生娃这事

 趁记忆犹新,记录下自己的生娃经历。

两胎都是自然产,对第一次生产记忆有些模糊,可能是因为阵痛有点久,用力不当消耗太多体力。只记得是中午12点左右医生内检说开了1cm,放了一颗催产药,下午6点前生,孩子3.34kg。孩子的爸在阵痛期间睡着,我正在努力push的时候有帮我擦汗擦口水,孩子出来后他剪的脐带,skin-to-skin,是幸福的。生产过后那晚完全没有睡,因为没有准备在医院喝的炒米茶,又不敢喝饮用水,没有上小号,担心一整晚。直到和朋友聊天,交代我必须喝水,才大胆喝,出院前上了小号。
第二次生产是前天。早上10点左右医生内检说开了1.5cm,放了半颗催产药,说是第二次生产宫门会开得比较快。从医生诊所出来后直接登记入院。进了病房等待生产时,没有紧张,反而期待阵痛到来,因为从怀孕第五个月开始耻骨开始痛到生产那天。
中午两点半左右,护士终于要把我推进产房,距离病房也就三十步,但坐在轮椅上的那几十秒还是经历了一次阵痛。到了产房,护士说要放催便药,然后让我上厕所,换衣服。躺回产房里的床后,护士把测量宝宝心跳和阵痛的腰带绑上。这次我不敢看仪表上显示的阵痛指数,阵痛强烈到我开始害怕阵痛的到来。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阵痛时我忍着不喊,只是很用力的吸气和呼气,然后稍稍用肚子推一推,不知对不对,但好像能减轻阵痛。阵痛得我的手指麻痹卷起,上颚和鼻子也是麻的。我让老公叫护士给我打止痛,几次难忍的阵痛过后我催护士给我止痛,护士说钥匙在另一个还在和医生巡房的护士手上,当时真的想骂人。
有几次阵痛过后,终于在屁股打了止痛针。之后应该经历了少过10次的阵痛,只记得我最后第三次阵痛时觉得自己在排便,就喊老公叫护士。护士跑着进来,检查了说:dah boleh dah… 然后叫我push,像大便那样push。但我还是忍不住把屁股抬高,护士喊着要我把屁股放下,说我的方式错了。
我逼着自己把屁股按在产床上。然后强烈的阵痛逼我把孩子推出来。这时候护士却喊着要我不要推,要我深呼吸。护士一边用马来语夹英语说:“你会感觉到要把baby生出来,但我们要等医生来!”我很用力呼气和吸气,终于感觉到医生来了,阵痛痛得我喊出来,一边把孩子推出子宫。当我以为还要像上次那样用力很久才能推出来时,突然感觉到孩子的头已经出来了,医生也说孩子的头出来了,接下来很快就把孩子的身体也推出来。我还记得医生叫我“慢慢来”?😅
接着医生把孩子抱到我手上。第一个感觉就是他很像他哥,然后全身滑亮滑亮的,好漂亮的孩子。医生让老公剪了脐带后,还跟老公说如果是home delivery,脐带就要用干净的工具夹着,或者打结。
当我在等医生缝合伤口,以为不会再有强烈阵痛时,我错了。我的脚被痛得发抖。医生说是胎盘要出来了。这次,我看到了孩子的胎盘。还和医生有了医学知识的交流。原来胎盘的重量是大约宝宝宝体重的20%。我问医生这个算大的胎盘吗?他把胎盘举高,然后说yes。我该自豪吗?🤣
Like
Comment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