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5, 2025

月子中心 · 七大条件

孩子是心头肉,选择月子中心除了要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妈妈也必须获得最好的休息,才可以有条件在出了月子后给孩子更好的照顾。

选择月子中心,我认为最重要的事项是:


1. 给婴儿的照顾

照顾婴儿的团队是否是专业,是首要条件。因为妈妈都宁愿自己少一点享受,也不愿意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如果月子中心是由专业的儿科医生加持,那就更好了。


2. 卫生

无论是妈妈或者初生婴儿,所需要的都是卫生的环境。这样可以确保初生婴儿不受细菌感染,减少生病的几率,也有利于妈妈的伤口恢复。


3. 环境

妈妈需要安静和尽量不被打扰的环境,因此,月子中心若备有单人房选项,和严格的访客条规,也可以有效控制中心内的人流,避免嘈杂的情况。备有冷气的月子中心也有助产妇保持好心情,因为月子餐里的食材会让产妇大量出汗。


4. 给予妈妈的照顾

无论是剖腹产或自然产,妈妈的伤口恢复期都需要频繁的擦拭和上药。如果月子中心能考虑到妈妈的伤口所需要的照顾,那就最好了。这些是传统陪月婆很难做到的。


5. 月子餐

月子餐可以保证妈妈在月子期间不会接触到不利于产后恢复的食材。当然,月子中心配套若可以包含生化汤、日常的姜水和黑枣龙眼茶水、汤水会有利于产妇的恢复。


6. 灌输正确月子观念

不可以在月子期间洗澡洗头、孩子必须剃眉头发眉毛、冲花水、撸鸡蛋这些传统和没有大都科学根据的观念不应该被鼓励,反而必须协助妈妈摒除,减少家人给予产妇制造不必要的压力。


7. 价格

价格方面真的要以个人能力为首。若月子中心照顾到以上的条件,其他额外的服务如新手爸妈训练班,课堂等等,个人认为自己上Youtube也可以学到很多,如果要verify就自己问医生就好。至于传统按摩,可以视自己所需要的次数和能力进行调整。




为了能减少家人的压力,也让自己能获得更好的休息,我在生第一胎之前就下定决心,产后入住月子中心。果不其然,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之一。家里人多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入住月子中心是较好的选择。


Monday, June 2, 2025

生娃这事

 趁记忆犹新,记录下自己的生娃经历。

两胎都是自然产,对第一次生产记忆有些模糊,可能是因为阵痛有点久,用力不当消耗太多体力。只记得是中午12点左右医生内检说开了1cm,放了一颗催产药,下午6点前生,孩子3.34kg。孩子的爸在阵痛期间睡着,我正在努力push的时候有帮我擦汗擦口水,孩子出来后他剪的脐带,skin-to-skin,是幸福的。生产过后那晚完全没有睡,因为没有准备在医院喝的炒米茶,又不敢喝饮用水,没有上小号,担心一整晚。直到和朋友聊天,交代我必须喝水,才大胆喝,出院前上了小号。
第二次生产是前天。早上10点左右医生内检说开了1.5cm,放了半颗催产药,说是第二次生产宫门会开得比较快。从医生诊所出来后直接登记入院。进了病房等待生产时,没有紧张,反而期待阵痛到来,因为从怀孕第五个月开始耻骨开始痛到生产那天。
中午两点半左右,护士终于要把我推进产房,距离病房也就三十步,但坐在轮椅上的那几十秒还是经历了一次阵痛。到了产房,护士说要放催便药,然后让我上厕所,换衣服。躺回产房里的床后,护士把测量宝宝心跳和阵痛的腰带绑上。这次我不敢看仪表上显示的阵痛指数,阵痛强烈到我开始害怕阵痛的到来。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阵痛时我忍着不喊,只是很用力的吸气和呼气,然后稍稍用肚子推一推,不知对不对,但好像能减轻阵痛。阵痛得我的手指麻痹卷起,上颚和鼻子也是麻的。我让老公叫护士给我打止痛,几次难忍的阵痛过后我催护士给我止痛,护士说钥匙在另一个还在和医生巡房的护士手上,当时真的想骂人。
有几次阵痛过后,终于在屁股打了止痛针。之后应该经历了少过10次的阵痛,只记得我最后第三次阵痛时觉得自己在排便,就喊老公叫护士。护士跑着进来,检查了说:dah boleh dah… 然后叫我push,像大便那样push。但我还是忍不住把屁股抬高,护士喊着要我把屁股放下,说我的方式错了。
我逼着自己把屁股按在产床上。然后强烈的阵痛逼我把孩子推出来。这时候护士却喊着要我不要推,要我深呼吸。护士一边用马来语夹英语说:“你会感觉到要把baby生出来,但我们要等医生来!”我很用力呼气和吸气,终于感觉到医生来了,阵痛痛得我喊出来,一边把孩子推出子宫。当我以为还要像上次那样用力很久才能推出来时,突然感觉到孩子的头已经出来了,医生也说孩子的头出来了,接下来很快就把孩子的身体也推出来。我还记得医生叫我“慢慢来”?😅
接着医生把孩子抱到我手上。第一个感觉就是他很像他哥,然后全身滑亮滑亮的,好漂亮的孩子。医生让老公剪了脐带后,还跟老公说如果是home delivery,脐带就要用干净的工具夹着,或者打结。
当我在等医生缝合伤口,以为不会再有强烈阵痛时,我错了。我的脚被痛得发抖。医生说是胎盘要出来了。这次,我看到了孩子的胎盘。还和医生有了医学知识的交流。原来胎盘的重量是大约宝宝宝体重的20%。我问医生这个算大的胎盘吗?他把胎盘举高,然后说yes。我该自豪吗?🤣
Like
Comment
Send

Thursday, March 14, 2024

小资买房子的八项注意事项

置产,是我从中学时期就有的想法。大学毕业后,到吉隆坡工作,迫不及待的存够第一笔首付后,就匆匆下订金,想说在两三年后就可以住进自己名下的房子。

有人说买了房子就多了一份commitment,干脆把存下来的钱去实现梦想,无论环游世界,或是吃好,穿的时尚。对我来说住在自己布置的安乐窝就是梦想,有了舒适的住所其实那比到世界各地住的酒店都还要舒适。我想买房子的主要概念来源,是不想帮别人供房子。

除非有的人认为一辈子都不需要置产,要不然,置产是迟早的事,所以早早开始,始终不是坏事。考虑到银行存款和未来的开销需要,因此我只买过较新,不需要花太多钱装修的公寓。以下简单的分享个人看法。

注意事项:

(一)你手上有多少现金?(对,是现金!)

买房要按照budget来筛选房子。通常买二手(subsale)房子,或是从发展商方面买下房子的首付是房价的10%。现在环境较好的公寓市价大约40万令吉,也就是说首付为4万令吉。

二手房子的话,律师费是没得loan的,所以这里至少预个RM15,000。

简单的装潢,单是家私,厨房橱柜,冷气安装和重新粉刷,至少RM30,000。

RM40,000 + RM15,000 + RM30,000 = RM85,000

所以不要只算首付(头期),律师费和装置费用不可忽略掉!

(二)发展商的信誉

要住的安心,就要找信誉好的发展商建的房子。当然我不说,很多人都知道。但要怎样辨认呢,这么多发展商,不用每次都找最大的那几家发展商旗下的project。如果是还在建筑中的project,可以问agent国内哪家银行会贷款给买家,有些银行较严,所以只要这些银行肯贷款,就代表项目ok,可以考虑购买。

(三)房子空间的实用性

不是空间大就好住的。空间的间隔和实用性很重要。在参观示范屋的时候就必须想象示范屋里面的装潢是不是现实生活中可以办到的。饭厅要摆在哪,厨房可以转身吗?家里多少个成员,都是考量因素。

经验之谈,因为本人并没有雄厚的家世背景,头期也只能两个人自己存,一分一毫都是有血有泪,当然也只能凭实力装饰屋子。

(四)房子是Freehold还是Leasehold?

基本上并不会对买家造成什么影响。但是房价就肯定有差。如果是投资,当然选Freehold回酬比较大。Leasehold的房产升值空间可能没那么大。Leasehold的产业只能是99年内属于屋主,99年后如果没有拿到extension,终究是政府的。

(五)地点

如果是在大城市并且考虑置产自住,例如吉隆坡工作的朋友,必须在房价vs上班所需时间、过路费vs薪资和可攒下的经验之间抓到平衡点。别犯下买便宜了,亏了时间和过路费的错。这是经验之谈。

(六)自住还是出租

如果可以继续和家人住在一起,或者不介意继续租房,方便上下班,不妨考虑置产出租,作投资。要是希望可以有自己的安乐窝,那就自住吧。MCO期间我还蛮庆幸能呆在自己家的。

---

拿到钥匙了?!!!

(七)要装修吗?

这要看各位买房图的是什么。是要有个安乐窝,还是要发挥室内设计的潜质。标题说的是“小资”,所以个人的经验是只考虑必须的,这里大概列个清单:

- 油漆,简单粗暴一点,油白漆
- 卫生间的瓷砖贴到天花板,避免墙壁油漆脱落或发霉,长期下来也省钱,美观
- 灯,一律买贴在天花板的(根据自己可以适应的明亮度购买),plaster ceiling花样很多,钱也要不少
- 风扇,买黑色的,价格适合就好
- 厨房柜,可以货比三家,选简单的样式,对比价钱和样式。通常商家可以画简单的图,要准备好厨房的尺寸,决定要不要做上柜(建议做上柜,增加储物空间)
- 炉灶,选电磁炉还是瓦斯炉。瓦斯炉会减少装修预算。个人不喜欢安排换瓦斯和瓦斯占厨房柜空间,所以选的电磁炉
- 家具,本人是比较注重沙发和床褥的品质。这两样家具可以准备高一点的预算,RM4,000 左右可以让你喜欢上呆在家,省下出门消费的钱和精力
- 电器,到家居展买热水器、冷气,价格会比较便宜
- 窗帘,也可以到家居展survey,要算好家里有多少扇窗和尺寸。商家也可以上门量,但是要confirm会购买后
- 厨房周围的窗户可能不需要窗帘,可以到AEON或者超市家居部选择窗户贴纸

(八)找谁装修?

多上网找找,可以在Facebook打关键字,如 “Selangor Reno”,根据评论选择商家,要求报价单,考虑完工的时限选择商家。记得多观察评论,避免商家开工了过后一拖再拖。当然,如果有人脉找到可信的商家最好。


总结买房所需要的技能 - 理财,统筹,管理,沟通能力。
1. 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财力,存下该存的现金 
2. 筹划买房的细节,考虑房产的地点,跟谁买房,所需要的资料和程序
3. 装修或者购买家私后和商家沟通装修细节,送货时机


Tuesday, September 12, 2023

简单·产后·减肥食谱

生产后带来的身材焦虑不假。很庆幸自己选择的是以健康的方式瘦下来。从月子期间的71公斤,到一年后的60 - 61公斤。磅数并没有断崖式的跌下来,但是也恢复了产前的体重。现在仍然继续努力,希望可以瘦多2 - 3 公斤。

所谓的2:1:1就是两份蔬菜、1份淀粉和1份蛋白质。我个人的体质要少吃淀粉、糖分和牛奶,所以积极减肥期间只喝斋啡和摄取健康的淀粉类,比如玉蜀黍、红薯、番薯和糙米饭。

尽量选择健康的油,比如橄榄油。植物油的话颜色越浅越好。

以下是我积极减肥期间带饭到办公室的食谱:


1份糙米饭 - 一人份40ml糙米加60ml的水



蛋白质可以是肉类、鸡蛋或者是豆腐

鸡蛋煮法:

水煮蛋

1. 把水煮开大火蒸鸡蛋7分钟,关火闷5分钟搞定

番茄炒鸡蛋(这里的番茄我算有半份蔬菜)- 

1. 一颗番茄用刀在底部切开表皮呈一个十字

2. 放在碗里倒入滚烫的开水浸3分钟直到可以轻易地去皮

3. 把番茄切丁

4. 一个鸡蛋打入碗中打匀

5. 热锅倒入两汤匙油,转小火后把鸡蛋倒入炒至凝固后盛起备用

6. 番茄倒入锅中炒至出汁后倒入鸡蛋

7. 加入一汤匙半番茄酱和一茶匙糖,炒匀后即可装盘

焯水小白菜

1. 准备两把小白菜,切掉根部后洗净

2. 锅中把水加热,水滚后加入小白菜焯6分钟

3. 可以装盘,若要清淡无需调味料

4. 调味料:一汤匙蚝油,半汤匙酱油和一茶匙香油


Thursday, February 2, 2023

备孕必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饮食调整方法


如何克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成功受孕?

随着结婚后的备孕计划开始,我发现PCOS对于怀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在经过多年的尝试之后,我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好消息。我没有放弃,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克服这个难题。

我先是去了妇产科诊所,但只是得到了一些调节荷尔蒙的药物,没有看到任何效果。这对我来说是最先想到的方法。但是,现实中,也有人很难踏出这一步。接着我到槟城的医院看了同事介绍的名医,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这位医生仅仅给了我一些建议,没有提供任何解决方案,比诊所的医生还糟。

在经历了这些挫折之后,我开始寻找其它可行的方法。我去看了中医,并尝试了几个月的中药粉,但是我的身体并没有任何变化。接着,我得到了一个同事的推荐,了解到了强益堂八珍汤,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治疗方法。每个月经过后的第8、16和24天,我只需要喝一包八珍汤,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月经周期变得更加稳定了。

除了八珍汤,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因为PCOS会导致体重增加,所以我减少了糖分和淀粉的摄入量,并且尽量避免喝牛奶。这些措施非常有效,我的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最后,在逐渐调整了我的心态和身体之后,我终于成功地怀孕了。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放弃希望。你可以尝试各种方法来克服这一难题,包括八珍汤、调整饮食、调整心态等等。相信我,只要你积极地尝试,最终成功的机会将会到来。祝好孕 😊




我眼中的中国🇨🇳

到过中国应不下十次,以下是从马来到中国的四大体会

(一)化妆间令我大开眼界
生平除了自己排出来的“黄金”,第一次看见别人家的“黄金”,就是在中国一景区公园的厕所。哦,那叫“化妆间”。

我已经大概预料到会面对文化冲击,所以尽量选择与流水最为反方向的第二间。设计是这样的,你的胯下是有单方向流水的一条沟渠,然后前面那间的客人排出来的都会在你胯下缓缓飘过,一清二楚。

(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记得那时在云南昆明的一座公园,地上铺满了看起来不便宜的大石头,身边种着不年轻的大树。导游说大树是移植的,是从别的地方搬过来,整座公园的都是。或许这也发生在我国,但我从导游嘴里听说时下巴差点合不上了。因为配上装饰灯、脚踩的大石头地砖、围绕着公园数百年历史的城门,真是大开眼界了。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桂林,《印象刘三姐》是个多么令人惊叹的表演。在马来西亚听说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原来也执导出色的文化表演。当地人当文化表演演员,真的是早上可能在景区工作或是正在忙进忙出的渔民,晚上都来当演员了。

去看龙脊梯田,我们当晚住在山上,但上山的路就只能走楼梯,行李会有当地人问要不要帮忙提。其中一个是上百岁的婆婆,让她拿轻的她还取笑我们。问题来了,住的旅馆有床、有冰箱,都怎么运上去呢?有小马啊,放在马背上或是人力一步一步扛上去。

到过中国山洞景区,就超看不起霹雳州椰壳洞。我们的椰壳洞是导游一组一组带着,用电筒画圈圈告诉你那是什么图案。中国的都是、都是、都是有色彩斑斓的灯光和标注告诉你那是什么图案,autopilot mode。或许有人会说那就没乐趣啦,破坏自然生态啦,但人家游客就是比椰壳洞多几千倍。

(三)并不只有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
中国不把自己分类为种族,他们说民族。少数民族是获得优待、福利的,被多数民族保护者,当宝。我们却把少数的“种族”当草。把人分门别类是没问题的,因为那是确保文化的传承。但是占大比例的人把国家资源拿掉大半时,我们还拿什么来发展国家经济?

(四)大城市的大巴电子时间表
出国玩我都喜欢体验当地的公共交通,觉得跟旅行团总是少了体验当地人生活的环节。到过上海,搭巴士的时候看的电子时间表,巴士还有多长时间到站,直接用手机和家人沟通,大家都可以准时到站,避免miss掉巴士的麻烦。

喜欢到中国游玩,总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下一站 - 广州

Wednesday, January 1, 2020

上海 · 圆梦之旅

记忆中,都有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提起“以后,我一定要去趟上海。”这句话。出社会工作后,带家人去的第一个国外城市,是曼谷。

隔了4年,全家人再出动,到上海圆梦啦!

出发前准备的行程表。

住宿是Airbnb订的,但是抵达后才被agent通知外国人必须的派出所登记。我们花了几个小时从观光的地方回到住的小区,人生地不熟的找到派出所,再到附近商店打印护照和agent提供的文件。这事有点没有做好功课。但我们在小区找到便宜又不错的餐厅,发现原来住在当地小区会发现当地人光顾的餐厅。还有理发店,洗头费用至少是马来西亚中上标准理发店的半价。

前往豫园途中发现百年卤味店。

豫园


南京路步行街

上海地标就在前方


Starbucks

外滩


亲娘最兴奋的时刻

第一次尝到海底捞,还要在大陆,很好的体验

找了一家靠近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附近商场内的小杨生煎

田子坊

迪士尼!

童年幻想中的城堡

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喜欢迪士尼,但是无可否认迪士尼的设计很不错,
让人感觉置身梦幻童话里,在雨天里也不会心情不好。


兄弟姐妹长大后,长时间都没有一起生活,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忙碌。旅行期间住在同一屋檐下,有人开口要求保持厕所卫生,互相迁就的感觉仿佛回到小时候在家一起打闹的感觉。

学生时期都是父母在照顾孩子,长大后一起出国角色调换了,父母吃饭时间不能误点。

这一次是自由行,除了最后两天搞定滴滴车应用程序,搭车到处走外。头两天都是搭地铁和巴士,体验体验。上海的交通方便,巴士站的告示系统值得大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