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空间 - Google Image
长大后发现要打造一个心目中理想的空间需要的不止是室内设计的sense,还要有足够的金钱垫底。
我和他都来自小康之家,幸运的是18岁少年时在一起后很有默契的没说过分手二字,也因此可以毕业后就一起为共同的梦想打拼。我们努力完成大学,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每月用RM450租了城外的一间主人房住下来,每天放工后到公寓楼下打包RM5的炒饭回家,一住就是5年。
工作第二年我们两人有次在商场买扫把,准备打扫小房让家乡到城里工作的妹妹住下来,意外看到在当时的三年后完工,在比城外还要城外的地点的公寓销售摊位,当时只剩最后一个800平方尺的单位,卖RM20多万,但首付只需RM6千,就赶紧把扫把放一边下手了。
三年后第一间产业落成,花了RM1万搬进最基本的家俬电器,搬进去住了数月,我们却决定移居北马。于是赶紧脱手,在北马回到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朋友的屋檐下生活期间我们依然没有忘记初衷,那就是打造自己的安乐窝。所以依然努力把存款数字提高,终于在一年后买下中意的房子,开始了噩梦般的基本粉刷个冷气安装。噩梦般是因为安装冷气的师傅实在太经典,花了两个星期才找到愿意在所谓“艰难”的情况下开工,这一开工就要我们两个月半才装好4台冷气和安插好几个额外的插座。
从选购家俬、电器和厨房橱柜,我们没有能力假手于人,必须是亲力亲为,看的室内设摆设书籍也是附近咖啡馆的免费书籍阅读福利和Google image给的灵感。
有了第一次布置家居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深深体会到沙发和床褥这些家居绝对不能省。但厨房橱柜我们跑了至少三家店才决定选择价钱最符合预算,但品质应属不错的帮我们安装。
终于呢,我们完成了a personal space that we can chill and proud of。有了这个空间,我们可以周末不出门,内心也可以很满足,然后到了周日又认真工作,为退休日子打拼了。
记在一个用心打扫家里后,在绝美景色落地窗前闲躺的午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